看来这本语法书的作者,钻了牛角,进入了自己设置的误区。语言需要这样学习吗?需要这样灌输读者吗?
一个动词的基本属性是:它有多种词义,也有多种时态。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动词不同的词义得到充分体现;在不同的时态中,它有多种形态。例如:
ask 的不同词义:
问,询问,质问,打听
请,邀请
需要,要求(得到)
问候,探问
求,祈求
讨(价),索(价),要价
向…提问
请求(准许),恳求,征求,需求
期望
罪有应得, 招惹,招致,自找(麻烦),自讨(苦吃)(for)
ask 用于不同时态:
Have you asked your little brother to do the dishes? (动作结束)
I am asking your little brother to do the dishes.(动作在进行)
I have been asking little brother to do the dishes.(动作持续进行)
在同一个语义下,不同的时态反映 ask 不同的情形。用自己的常识和逻辑,完全可以判断 ask 的动作情况,何苦找些莫名其妙的术语,去描述它呢?汉语中的“着、了、过”,相比英语的时态,略嫌过于粗糙,但它们基本能反映一个动词的动作情况。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