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三个理论角度来给你描述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谓语记为Dp1,第二谓语记为Dp2
1、传统语法,张道真认为N+Dp1+Dp2是复合谓语解构,即Dp1与Dp2构成一个整体描述N。薄冰认为N+Dp1+Dp2中Dp2是主语补语,补充说明主语在Dp1时的状态。一些国外学者认为,Dp2是形容词、名词、分词等暗含be的谓语。综上所述,传统语法(与生成语法派观点一样)认为存在两个表达式,N+Dp1+Dp2以及N+Dp1+N2(宾语)+Dp2,总体来讲认为N与Dp2逻辑上用be可链接,但是对于究竟Dp2是第二谓语,是准表语,是谓语同位语还是主语补语存在争论,这是由于传统语法的理论体系中基础概念定义不严谨导致的。比如你很难真正严格定义什么是形容词,而什么又是副词,说到状语和补语就更混乱了。因此,传统语法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解释是非常苍白的,只能用归纳性的总结列举来告诉你有哪些例子,比如Dp2可以用那些表达式。
2、构式语法,其认为任何表达式是多义的,之所以如此是其存在一个以人类原始经验为基础的中心含义,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手段扩展其意义。因此,有学者将双谓语结构总结为以下三种表达式:
a、N(生命题元)+Dp1(运动始止或延续)+Dp2(运动始止或延续时N的状态),构式语法认为这个是中心意构式,并由此隐喻出后面两个构式;b、N(无生命题元)+Dp1(虚拟运动或静态运动)+Dp2(运动时N的状态);c、N(有生命或无生命题元)+Dp1(含有明显终结目标的过程型动词的起始)+宾语论元+Dp2(动词起始前N的状态)。以下是分别对应这三种构式的三个例句:a、He returned a smart boy. b、The night came dark and cold. c、She attended the party in white.可见,构式语法从原始认知经验出发引申出了另外两种隐喻的双谓语构式。比起传统语法,让人们对该构式的语义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结构分析上。
3、元解构语法,该理论派基本观点是语言是一种对人类知觉、感受及判断触发的符号标记。且由人类知觉的相似性为基础决定了共知符号,即字母、语素、象形、词汇的出现。先介绍一个基本概念:元容器是一个由结构知觉(包括轮廓知觉、触知觉、深度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构成的集合知觉对象。元容器记为C。可以想象一下一种随时间的知觉变化,即当C中某一种或几种知觉随时间发生变化,人类会通过短时记忆连续记录下变化过程,通过比较每个瞬间的知觉变化了解到变化的存在,直到不再变化时人类获得了一个变化的总记忆,这个总记忆标记为Ac。
用~符号来代表接触,即C1与C2距离知觉(从属于方位知觉)为0。不难得出人类时间知觉的表达四式:a、C Ac;b、C1 Ac1 C2 Ac2(此式表达Ac1与Ac2的时间始终点完全一致);c、C1 Ac1~C2;d、C1 Ac1~C2 Ac2
考察一下b式,当C1=C2时可得,C1 Ac1 Ac2,即我们说的双谓语结构。可见这种结构只不过来源于人类的时间知觉认知的基本类型,不同语言中这种结构都是存在的,英语、汉语等等。关于b式举几个英语的语法现象为例。如help sb do 、go find、make sb do等均为help与do、go与find、make与do时间知觉同程,且go find就可看作双谓语。由于英语是屈折语,格式化及变位往往遮蔽了这种基本的时间知觉类型,出于英语语言经济原则(省略判断类词语,如be、do等),就出现了我们目前看到的这种英语中的双谓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