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关于非谓语的问题

各位老师好,最近我在学非谓语,对于非谓语的三种形式,各个态的使用 有一些似懂非懂,希望老师指点一下。1 doing,having done 现在分词的这两个态的使用,doing就和谓语动词同时发生,正在进行就用它,having done 就是按完成态理解,有了一个这样done的状态的经历,就是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了,就用它。可以这样理解吗?

2being done 和having been done 和done这三个的区别是否是,

He talked about the country's ephemeral unity being shattered by the defeat.

这里现在分词被动做定语是不是表示正在被打破的?是否也能用shattered表示已经被打破的状态?是否也能用having been shattered,表示强调这个被打破的原因?就是现在分词被动和现在分词完成和过去分词都能修饰,看你想侧重表达的意思来选择?可以这样理解吗?

网上看见很多人说having been done和done在同时表示 被动,完成两种意思的时候可以互换,大部分还是用done,除非想强调原因就用having been done.

3不定式的几种态的问题,to do表在谓语之后的动作好理解,to be doing也表示在谓语之后,网上看见解释to be doing的一个说法是

比如说,正常人说话,这样就可以: She asked me to wait here.

那如果她千叮咛万嘱咐,你来的时候我一定要站在这个地方,就变成了这样:She asked me to be waiting here when you arrived

但是为什么to have done就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呢。希望各位老师说的稍微明白点,非常感谢!!!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最佳答案 2020-04-02 21:42

这位网友对于非谓语动词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什么to do sth表示在谓语之后的动作,而to have done就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前?类似问题曾经也困惑我很久--因为我不喜欢“原则上这样、通常这样”之类摸棱两可的解答,如果某条规则只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小部分情况下却是那样,那答了等于没答,属于正确的废话(正确,但无操作性)。因为大部分情况+小部分情况=全部情况。所以网友提问后,我等了两天,想借此机会多听听其他老师的高见,可惜不知何故,到现在应者寥寥,那我就先抛块砖,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其实砖都算不上,挺多算砖胚,哈哈。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汉语,为什么小时候让我们认字认半边,而上初中、高中什么的,老师不会再强调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认字认半边的办法很容易上手,能快速积累认识的汉字,而不是说认字认半边是一种完善的认字方法。

 

所以,对非谓使用的理解,也是同样道理。我把它分为初阶、进阶和高阶三个层次,做个简单说明,网友可以对号入座。

 

非谓初阶

 

to do发生于谓语动作之后,

-ing则1)同时发生;2)表主动

-ed则1)发生于谓语动作之前;2)表被动。

 

这和网友自己的总结,大同小异,是为初学者总结的能快速上手、快速答题的方法(类似认字认一半),但绝非金科玉律。这种方法能解决学习者90%左右的难题(基本上到大学非英语专业都足够用)。如果你采用这种方式,就要注意,遇到另外10%的情况,属于例外,只能见一个记一个,如同遇到不能读一半的汉字一样。不要试图套用那适用90%的方法,否则你好不容易建立的初级体系,会逐渐崩溃。如果不想逐一死记,你就要上升到进阶阶段。

 

非谓进阶

 

在这个阶段,对于非谓初阶的判断方法,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承认其不足的地方(本来就是让初学者快速上手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规则,仅仅对部分情况有效),不要试图去掩盖,去自圆其说,否则又会落入说正确的废话这一窠臼。比如说


“非谓语动词的动作与谓语动作同时或先于谓语动词,原则上不用不定式


那么这个原则究竟是指什么东东?怎么去衡量,怎么去实际操作?

 

所以,到了进阶,就得抛弃初阶的判断方法。像GMAT之类的考试就会经常涉及到那10%的情况,比如这句:

 

On Jan. 1, 1992, the USSR(苏联) ceased to exist.

ceased停止+ to exist 存在 = 不复存在

很明显,“不复存在”的前提是“曾经存在”,所以to exist 这个动作发生于谓语动作cese之前—如果没有“存在”,又何来“停止”一说?

所以非谓进阶,就要重新定义判断方法。最合理的解释是:


to do:状态的转换(from start to stop or from stop to start)

-ing:状态的恒定(steady state)

 

状态的转换是指“从未发生到已发生”或者“从已发生到不再发生”这样一种状态的转变才是不定式的使用方法。有了这种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回过头去看苏联解体那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也就不用纠结to do是之前还是之后了。

 

道理是相通。想一想,为什么感官动词后面的宾补有-ing形式,但没有to do形式?比如这句:

 

I saw you drinking yesterday.

为什么不能把drinking改成不定式to drink?不要说什么省略to的不定式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也不要引用什么语法规则。我从不要求我的学生去背任何一条规则,我只要他们去尝试理解规则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因为语法语法,含有“法”字,不能解释、不能实际操作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法”——“法”不是用来背的,是要可理解、可操作的。

 

答案很简单。我对你无法掌控,你的一言一行,不会受我的影响:

我看或不看,你都在那里,不言不语;

我见或不见,你也在那里,不醉不归。

 

所以你不会因为我“看见”(谓语动作)而开始饮酒(从不饮到饮的状态转换)或者停止饮酒(从饮到不再饮的状态转换),所以你饮酒这个动作是种恒定的状态,当然不能使用to do 啦。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不过,从初阶的判断到进阶的判断,仍然只是皮毛,不是根源。如果你对语法真的很喜欢,当然不是那种为了研究而研究,专门捣鼓些各类另类分门别类的专业术语,言必称希腊的喜欢,想真正理解语法规则背后的逻辑,那么就要进入高阶了。

 

非谓高阶

 

如果到了这个阶段,你不妨想一想,为什么英文会有不定式to do的出现?我始终认为,语法规则其实是种文字游戏,就好像中文“舅舅是外婆的仔”和“外婆的仔是舅舅“,尽管语序不同、主谓宾不同,但意思相同。中文可以任意摆放,反正是意合的语言,你挂羊头可以卖狗肉,但是英文是形合的语言,你挂羊头就只能卖羊肉。像I will go there. 情态动词+动词原形,如果不添加任何标记的话,只能做谓语。那我要做其他成分怎么办?to do的出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不定式和情态动词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1)+ 动词原形

2)具有不确定的语气;

3) 可以互相改写……

 

几乎所有重要的情态动词都可以改成不定式:

Must      -->  have to

Should   -->  ought to

will/would   --> be going to / be willing to

……

 

因此,不定式实际上就是情态动词的弱化。把情态动词改写为to,就可以绕过只能充当句子谓语的禁锢,而去充当句子的其他成分,也就是把动词转为其他词类使用。

 

所以,简单的不定式(像只有to do两词),可以直接视为情态动词+原形动词的词类变化,而复杂的不定式(动词后面接宾语、修饰语等)可以视为从句(句子)的简化形式(词组)。

 

因为不知道高阶的内容,网友是否能理解(比如上面情态动词和不定式的互换),这里我不再进一步阐述,我只强调,当头脑中不再有初阶的判断方法,网友的非谓核心问题就迎刃而解,通过句意判断即可。举完一例收工:

 

1.     I’m happy to be here today.

2.     I’m happy to have been born into China.

 

第一句,to be here 可视为 can be here today的变化,不定式发生的时间和谓语动词am一样,都是现在。

 

第二句,相对于谓语动词am,出生的时间是在“过去“,所以要用完成时才能表示,这很正常。

 

最后建议,如果网友实在要看语法书,而且种种原因只能看一本的话,看看台湾旋元佑老先生的吧,看完你才知道真正的“颠覆”两字该如何写。其实初到答疑网的时候,我非常不解,为什么会有老师武断地指责旋老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在我看来,那恰恰是旋老的精髓)。要知道现在坊间的语法书林林总总,基本上都是你抄我,我抄你,互相吵来吵去,所以封面只敢写某某编(抄的通假字),而旋老的语法书,是光明正大的写了旋元佑著。一个编,一个著,高下立判。

 

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所启迪,对其他碰巧读到本文的网友,也有所助益。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其它 1 个回答

曹荣禄  
擅长:动词用法,句法问题

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面比较广。比如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等。鉴于你初学,我尽量简单回答。以下回答仅限于非谓语动词为动态动词表示事件意义(动作的发生)。

你必须区分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1 过去分词只有一种形式 done. 表示被动和完成双重含义。即过去分词的动作发生于谓语动作之前。

2 动名词doing形式可以表示先于谓语时间的动作,与谓语时间同时的动作,也可以表示后于谓语时间的动作。例如:

I remember seeing him before. 动名词的动作先于谓语时间。但正式语体则用动名词的完成体。

I remember having seen him before. 即非正式语体可以用doing代替having done使用。

I hate sitting here doing nothing. 动名词sitting与谓语动作hate是同时的。

I suggest going by bus. 动名词going的动作后于谓语动作suggest。(这种用法较少)

动名词还可以表示习惯,此时没有具体时间意义。

I enjoy watching TV.

3 现在分词doing表示主动和同时的双重意义。所谓同时,指doing的动作和谓语动作至少在一个点时间上具有同时性。否则就不能用doing。如果分词的动作先于谓语时间,就要用现在分词的完成体having done形式。注意现在分词不用于动名词,不可以用doing代替having done。如果非谓语动作作状语,而该动作明显后于谓语时间,就不能用现在分词,而要该用不定式。

对于分词而言,being done, having been done, 和done.  三者都是被动意义,区别在于being done的动作与谓语动作是同时的。having been done和done都是先于谓语时间的。作状语,having been done和done常可互换使用,但作状语以外的成分则不能用having been done.

He talked about the country's ephemeral unity being shattered by the defeat.

这个句子中的being shattered并不是现在分词,而是动名词复合结构作介词about的宾语。动名词的动作是先于谓语时间的,这是非正式语体用being done形式代替了having been done形式。所以可以改为下句,意思不变,只是语体正式。

He talked about the country's ephemeral unity having been shattered by the defeat.

4 to do不定式通常表示后于谓语时间的动作。如果非谓语动词的动作与谓语动作同时或先于谓语动词,原则上不用不定式,而用分词或动名词。但是有些句型中的某个成分要求用不定式,而不能用其他非谓语形式,此时如果不定式的动作与谓语动作是同时的,不定式就要用进行体to be doing. 如果不定式的动作是先于谓语动作的,不定式就要用完成体to have done. 例如:

Tom is said to have written a new book. 写书在说之前。

Tom is said to be writing a new book. 写书与说是同时的。

Sb is said后接动词只能用不定式,不能用其他非谓语动词形式。

有些句型中,不定式的动作都是先于谓语时间的。to do就代替了to have done.例如:

表语形容词通常被不定式修饰。

I am sorry to hear the bad news. 听到坏消息在be sorry之前。不用完成体也不致于误解,to do就代替了to have done.

网上解释的to be doing直接忽略。合理的句子应该是 She asked me to wait here till you came.


以上只是大的原则。需要考虑非谓语动词表示的是事件、习惯、还是状态。句子是正式还是非正式语体。具体某个句型是否对非谓语动词有特殊要求等。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1 关注
  • 6 收藏,2928 浏览
  • cr7fans 提出于 2020-03-31 13:26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