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句子摘自某篇考研英语文章:
Researchers in the late 1960s discovered that humans are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approach challenges in four primary way: analytically, procedurally, relationally(or collaboratively) and innovatively.
参考译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研究人员就发现人类天生具有以四种主要的方法应对挑战的能力,即:分析法、流程法、关联法(或合作法)、创新法。
我的疑问是:为什么句子最后的5个副词可以翻译成名词?从来没见过把副词翻译成名词的。
谢谢专家的解答!
英语中,许多以-ly 结尾的副词,是“方式副词”,说明做某事的方式。这类副词,在表达上通常等于:in + a + adj. (同源形容词)+ way。由于way 就是“方式;方法;法”的意思,所以,那个-ly 的副词本身也具有“XX 法”的含义。例如:
peacefully = in a peaceful way 用和平的方法
differently = in a different way 用不同的方法
因此,你句中的这5个副词,翻译成 “XX 法”,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冒号前面是four primary ways(4种主要方法,括号里还有一种),后面的成分,就是列举这几种方法:
analytically = in an analytical way 分析法
procedurally = in a procedural way 流程法
relationally = in a relational way 关联法
collaboratively = in a collaborative way 合作法
innovatively = in an innovative way 创新法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汉语翻译和英语结构是两回事。英文中四个副词是对in four primary ways的补充说明,这个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修饰不定式to approach, 因此需要用副词来解释、说明介词短语。可以去掉介词短语,直接用这四个副词作状语修饰to approach.
汉译时加了“法”字,成了名词性结构,这是翻译技巧。
A question can be ask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这个句子就可以用同样的翻译技巧翻译:提问可以是直接的方式或间接的方式。副词被译成了汉语的名词词组“直接的方式”、“间接的方式”,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啊。
学习英语切记将英语结构和汉语结构对号入座。在充分理解了英语结构和意义之后,就不再考虑英语结构,而根据汉语表达习惯,用最通顺的、最接近英文原意的汉语表达即可。不同翻译者英语和汉语的水平有差异,翻译出来的汉语会有细微差别,这是很正常的。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