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众多学友、专家、学者以及老师,都比较崇尚所谓权威的字典、权威的著作,甚至认为英语是一门高度标准、高度统一的语言(果真如此,市面的字典、辞书种类为什么那么多?)其实,字典也好,辞书也罢,永远只属于参考工具。参考、参考、参考,重要事情说三遍。将它人为地拔高到“权威”、“标准”的地步,最终只会让自己抓狂。我们不妨举个真实的例子吧,因为事实胜过雄辩。
我们常把中国的元宵节翻译成Lantern Festival,约定成俗,想必国人没有异议。那如果我硬说英语的Lantern Festival并不是指中国的元宵节,你信吗?肯定不信。那怎么解决这个分歧/异议?按照部分专家老师的做法,不看权威媒体,不听母语人士议论,只遵循权威字典的解释。那我们就看看权威字典的解释吧。
1948年问世的《牛津高阶学习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简称OALD),大家应该不陌生。它是史上第一本针对非英语母语者的英语学习词典,应该满足国人对“权威”的定义。其2020年的第10版增收了许多新词新义,据说就收录了Lantern Festival,就是说该词典上直接有了Lantern Festival这个词条。这个需要网友们的求证,因为注重时效性的原因,我不使用通用英语的纸质版词典,迄今已有二十多年了。所以这里我只提供该词典官网的释义,看看OALD是怎么解释Lantern Festival的:
怎么样,是不是大跌眼镜?Lantern Festival 居然不是指中国的元宵节,而是“白纸黑字”地指出:Lantern Festival是日本的佛教节日,八月举行,是民众祭拜亡灵的日子。也就是日本的传统节日---盂兰盆节!注意,Lantern Festival这个词条下,只有这一种解释,没有其他解释哦。OALD是所谓的“权威”字典了吧?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说中国的元宵节不能翻译成Lantern Festival呢?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人为地拔高字典的作用,参考工具就只能是参考,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追求所谓的高度统一,就像我在另一篇帖子写的那样:“语言就是用来交流的,语法只不过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工具。如果违背交流的目的,对交流造成阻碍,那么再权威的条条框框,大可弃之不用。这,才是我们学习者,教学者应该有的态度。所以,学英文不要过于“挑食”,你只要牢牢记住:只要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母语人士,其遣词造句,都值得你模仿。”
============================================================================
今早拜读了webster老师新帖,觉得有必要申明一下:和webster老师的观点辩论,其实早以告一段落。小白系列贴,主要是针对英语小白---低手低手低低手写的一些入门(参考)文章而已----只是将一些一直让自己受益的学习方法、理念等写出来与小白们分享而已。与同行的辩论贴、讨论帖等,如有,我会单独发文的。
这里我也顺便给英语小白们总结一下:我和webster老师的所谓辩论,实质针对的是中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两种现象或观念,简单说就是“追求完美”和“承认现实”,具体这里就不阐述了,webster老师的帖子都有相关链接,有兴趣者可以移步观看。
所以,我和webster老师明面是“辩论”,实际都在“借题发挥”,这也是为什么明眼人会发现,webster老师帖中的很多观点,我并不反对。正因为针对的是现象,所以我们二人之间真正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分歧,被webster老师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没有详细阐述):webster老师认为要谈论英语的“正误”,只能以权威字典和权威语法书的解释为标准,拒绝权威媒体和母语人士的看法,也就是webster老师说的权威字典是唯一的裁判。我宁肯相信这是webster老师一时冲动地说法,因为这种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就以本文提到的Lantern Festival为例,截止到今天,我查的牛津、朗文、柯林斯、麦克米伦、韦氏这几部公认的“权威”字典官网,但凡能查到Lantern Festival词条的,其解释都是指日本的孟兰盆节,如果按照webster老师的观点,只有权威字典才是唯一的“裁判”,岂不就可以得出Lantern Festival不指元宵节,元宵节也不能翻译成Lantern Festival?问题是,这种来自权威字典的“裁判”,我们会接受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想,老祖宗的这句话,在字典辞书、媒体小说的选择参照方面,同样也是适用的吧?所以,不要迷信所谓权威,不是不信,而是不要迷信......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赞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